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
―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学术交流会顺利举办
2024年8月31日―9月1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和北京自动化学会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学术交流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7号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集了来自控制、医疗、材料、机械、电子和先进制造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前景,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副主任郭一涵、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孙健教授、北京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徐圆教授等出席活动,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殷思杰主持。
本次跨界交流活动为期两天,共邀请了150余人参加,包括1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11位北京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覆盖了控制、医学、材料、机械、计算机等5个学科,活动联动单位达到了11家。通过视频平台观看人数达到了上千人。交流活动中,12位青年科技学者进行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消化、骨科、检验、心电监护等多领域的应用场景及技术挑战。
8月31日下午的交流活动在北京理工大学7号楼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徐俊副教授带来了题为“智能穿戴设备在消化系统病中的应用场景”的分享。徐俊详细介绍了智能穿戴设备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分享了相关的临床研究成果。与会者围绕消化系统疾病监测的技术难点展开了讨论,大家就设备的灵敏度、患者舒适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冀全博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可穿戴设备在骨科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冀全博通过临床案例展示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骨科手术后康复监测中的重要作用,现场嘉宾一起探讨了设备在复杂手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前景。北京天坛医院姜文灿主治医师进行了题为“可穿戴设备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在临床应用的初步思考”的分享。姜文灿提出了可穿戴设备在糖尿病和血糖检测、缺氧与氧分压检测等方面的优势和挑战,特别提到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如何提高设备的数据准确性和用户依从性是关键问题。在心电监护方面,来自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的于志强课题组代表张珂博士带来了“穿戴式心电监护与心梗定位研究”的分享,详细介绍了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心电电极材料与心梗识别与定位算法的最新进展,并展示了其团队在心电监测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在便携式心电设备的精度提升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北京理工大学刘国栋助理教授围绕“面向医学检测应用的微流控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进行了阐述,展示了其团队在微流控器件制造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北京云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袁启义做了“气溶胶喷射3D打印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广泛应用”的分享。袁启义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定制化生产中的优势,并展示了多个成功案例。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区负责人张超介绍了“微纳增材制造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应用进展”,详细分析了微纳增材制造技术的前景,并与在场的研究人员探讨了该技术在不同医疗设备中的潜在应用。在各位专家报告之后,与会者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探讨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各自领域中的挑战与机遇。
9月1日,跨界交流活动采用线上腾讯会议形式继续进行。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戴亚平教授带来了题为“服务机器人与人类个体、群体智能交互方法研究”的报告。戴亚平在报告中介绍了服务机器人在个体和群体智能交互中的新方法。北京理工大学付海岭教授进行了“可穿戴设备的泛在能源俘获与自供电智能感知”的报告,介绍了如何通过新型材料和技术实现设备的自供电功能,同时详细解释了泛在能源俘获的原理以及在智能穿戴设备中的应用潜力。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宋宁宁副教授分享了“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纳米材料仿生结构设计与杀菌性能研究”,展示了其团队在仿生材料设计上的最新成果,并分析了这些材料在提高可穿戴设备杀菌性能方面的应用前景,探讨了如何将这些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智能健康设备中。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李唯分享了“纤维素基可穿戴设备设计”研究进展,讨论了纤维素基材料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展示了纤维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北京理工大学殷思杰介绍了“可穿戴连续血糖监测仪研究”进展,并对本次跨界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也为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会,不仅展示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多个领域的创新进展,也为未来的跨学科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机遇。通过对各领域专家的深入交流和讨论,大家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应用充满信心,并期待在更多临床场景和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